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办学理念

乐山一职中“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0-06-16 14:04:17作者:来源:浏览量: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7—2020年)

 “十三五”是学校全面实施“依法治校、改革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体制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校改革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科学编制与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对于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实现建设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校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结合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特色促发展,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至2020 年,学校办学规模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和谐校园活力彰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新校园建设全面完成;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色突出,重点特色专业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凸显;师资队伍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教育与培训全面发展,就业水平始终保持省内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成为一所从教者敬业、乐业,就学者宜学、乐学,社会企业满意,在区域人才培养上有突出贡献的综合性中职学校。
(二)发展战略
以“关爱学生成长、关心教师发展、关注社会进步”为主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努力营造勤奋好学、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环境,培养师生良好的职业规范、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以“人才强校”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紧紧围绕学校专业群发展,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选树市级、省级、国家级名师,提高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以专业群发展为重点,根据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要与要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整合的步伐,加强专业群核心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品牌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专业教学团队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深化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抓手,务实探索“一个专业由一个企业(实体)支撑”,实现产教融合,遵循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与要求以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校企办学优势,加快职教集团建设步伐,促进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营造全员参与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
以全省首批“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 以“构建诊断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动态数据管理平台、提升专业建设能力”为基本任务,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建立学校完善的教学质量运行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以建设新校园为突破口,按照现代化中职学校建设标准,多方筹措资金,建设集职业教育、培训、科研、实训、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新校园并投入使用,提升学校硬件办学条件,为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战略阶段
2017年为基础能力建设年,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成学校新实训大楼的建设;新校园建设进入实体建设阶段;完成学生宿舍设备设施的改造;以构建智慧校园为平台,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2018年为精细管理建设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四个十佳”、“教师提升五大工程”、“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全面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使学校运行更加科学高效。
2019年为质量体系建设年,以全省首批“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以“五纵五横”为抓手,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运行体系与监督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2020年为品牌示范建设年,全面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宣传,把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进行推广,求同存异,和谐发展,力求学校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中职学校。
(四)具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类别 规划指标 “十三五”末
办学规模与条件 全日制在校生(人) 6000人
 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学生(人) 2000人
 占地面积(亩) 252亩
 建筑面积(M2) 10万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万元) 
 图书馆纸质藏书量(万册) 
师资队伍 生师比 20:1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10%
 正高级教师 1个
 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 80%
 技能大师工作室(个) 1个
 校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个) 2个
人才培养 专业数(个) 7个
 市级及以上示范专业 3个
 工学结合特色教材(门) 3门
 教学资源库(门) 3门
 校内实训基地(个) 2个
校企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个) 2个
 校中厂、校外工作站(个) 2个
 合作项目(项) 2个
教科研与技术研发项目 公开发表论文(篇) 200篇
 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项) 2项
 技术研发项目(项) 
开放办学 合作、交流国家或地区与高职院校(个) 2个
 合作项目(个) 2个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加强重点专业群建设。围绕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化建设的需要,重点建设服务于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汽车产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物联网等产业的专业群。加大投入,整合和集聚人财物和成果资源,打造汽修类、旅游类、机械类、幼师艺术类等特色鲜明、在市内具有影响力的重点专业群。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抓手,继续完善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实现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开发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教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学生就业、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目标;强化实训实习教学,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实施“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指导的“双导师”制。
3、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加大网络课程开发力度,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实现学习网络化、实训模拟化、交流互动化。逐步建立学校完善的教学质量运行体系。
4、构筑技能竞赛平台,促进技能交流,提升学校影响力。结合培养目标和专业群特点,合理规划参加乐山市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和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项目;加强重点参赛项目的基础建设,将竞赛项目分解成若干课程教学项目,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围绕重点参赛项目,加大经费资助力度,加强基本条件建设和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参赛水平;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技能竞赛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承担项目竞赛指导。
5、探索招生改革。以与江油幼师高等专科学校、泸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战略合作为契机,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逐步增加现有基础上的改革试点专业或专业群;逐步增大自主招生、“3+2”等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学生规模,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合作,共同开发、 实施一体化培养的课程方案;深入开展职教体系下中高职衔接教育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努力形成中高职衔接专业培养的特色优势,为学生搭建起成长成才的立交桥。
(二)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1、教师队伍建设。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按照办学指标师生比要求,分年度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教师数量和质量达到办学指标合格标准;建立以专业群为依托,围绕专业发展方向汇聚教师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努力建设一批优秀专业教学团队;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人才,特别要加强骨干专业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力度;本着引进一批、培养一批、聘用一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短期使用与长期使用相结合,努力改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继续实施“四个十佳”“教师提升五大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构建“双师”教师结构。鼓励教师获取行业资格证。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各专业部至少建立一个教师实践企业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鼓励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2.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专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探索建设与教学需要相适应、仪器设备较先进、具有与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相对接的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习、实训基地和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良好条件,为社会提供服务;建成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和“项目化”教学改革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制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适当提供相应建设的配套资金,广泛联系,深入合作,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形成内外结合、相对稳定、功能互补的实习、实训基地体系;大部分专业建成场地、设备、环境良好,指导教师、教材、管理制度齐全,能充分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践基地;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对实训实践教学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十三五”末达到85%。
3、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以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网络技术服务作为支撑平台,更好地满足人事、财务、教务、科研、学生管理和资产管理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校园网络的各种信息反馈与查询系统,构建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实现管理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各行业、产业信息化进程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
4、新实训大楼和新校园建设。学校6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2017年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学校新校园建设已经列入了乐山市38个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计划,选址在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大学城,占地面积16.84万平方米(约252亩),总投资40000万元,新校园建设面积为10万平方米。力争17年年底正式动工,2020年学校实现整体搬迁。这两项重大工程的全面建成,将极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三)创新合作共生工程
1、职教集团建设。探索新形势下职教集团发展的新路子,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强化集团内涵建设,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探索与行业企业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扎实推进产学深度融合。深化校际之间合作,协同推进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积极开展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合作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拓展与产业园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范围,探索面向区域重点产业或新兴产业建成“校中厂”、“厂中校”或校外工作站,并保持健康发展。
2、发展继续教育。提高认识,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把发展继续 教育作为学校“十三五”时期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国内高职院校的合作,拓展合作对象和领域。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拓宽职业培训和鉴定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年培训量达到3500人次,年鉴定认证人数达到3000 人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争取与1-2 所国外高校实现合作办学,逐步提升学校国际化视野。
3、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各部门与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依托重点建设专业,整合学校科研力量,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积极争取各级教科研课题立项,着力提高教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水平,申报立项省部级科技项目2项,力争在国家级项目立项中实现突破,并努力提高课题完成质量;在合作项目数量、层次提高的同时,注重社会服务的实际成效,力争在合作取得国家专利、设计专利上有所突破。
(四)立德树人工程
1、“三风”建设。强化教风、学风、行政作风建设。把“三风”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各项督查制度,并逐步形成“三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把“三风”建设与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更加优良的人才培养氛围。
2、健全学生教育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扎实推进思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创业创新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中职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四职”教育相结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加强学生宿舍、校园网络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进网络的长效机制,全方位推进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完善学生服务体系。切实贯彻“关爱学生成长”理念,重视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困难和合理要求,积极拓展帮困助学渠道,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体系。确保专项经费,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咨询服务水平。建立学校统一协调、专业部为责任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构建方便、便捷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做好中职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工作,提升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功能。
4、推进学生卓越计划。每年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拔5%左右具有较大潜力的学生,按照不同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重点培养,在职业技能大赛、升入高职继续深造、自主创业等方面加以重点教育与指导,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优秀毕业生。
5、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传承民族工艺文化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精益求精、重视传承的大国工匠精神。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教育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融合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探索和实施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计划。在校企合作新机制下,探索和研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的精神理念、制度机制、行为活动、物质环境等方面,率先考虑企业文化在实训教学场所和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凸显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取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的民主化进程和组织工作创新,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党在学校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执政能力、驾驭能力和统筹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选拔、择优机制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国内外培训力度,提高团结共事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着力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规范干部管理工作,实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建立内审机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落实稳定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加强平安校园建设。重视统战工作,加强对工、青、妇、退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发挥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学校发展内在动力
1、进一步下沉管理重心。赋予专业部更多的自主权,明确专业部的责权利,使专业部的综合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积极探索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将投入与产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重视资源占用的产出效益。鼓励专业部与校外单位的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增强社会服务和争取科研项目的能力。
2、逐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和人 事聘用制度。按照省、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意见,坚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出发,科学合理进行岗位设置;改革绩效工资制,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教职员工分类考核试点,调动各项教职工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岗动薪动、优劳优酬”的分配方式,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岗位和教学一线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其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
3、关注教职工身体和心理健康。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努力为教职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三)坚持依法治校,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
依照国家有关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以及有关文件精神,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力量,规范办学行为,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议事制度,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规范各项办事制度,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完善各类监督制度,顺畅干群沟通和师生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渠道。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强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完善财务运行机制,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坚持开源节流,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各类资产的最大效益。加强图书馆建设和电子档案室建设,完善信息中心功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结对和扶贫帮困等活动,充分发挥国示名校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校在辖区内的影响力。提升后勤保障水平。合理配置后勤市场资源,加大后勤基础设备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继续加强后勤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以合同管理为标准、信息化管理为纽带的新型监控体系,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制定校园基本建设发展规划,完成建设新实训大楼、新校园建设和2020年学校整体搬迁目标,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功能。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按照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将规划中的工作,制定具体工作实施细则、逐一分解任务,积极发动全员参与,统一思想,营造落实发展规划的良好舆论氛围,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明确自己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公示,展示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注重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健全评价考核问责机制。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加快完善规划的考核体系建设,科学合理调整各项任务的考核权重;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质量监控力度,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制定目标责任评价考核,重点考核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主动协调解决,确保学校中心工作能够按照规划要求落实到位;对考核结果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同时制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
(三)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以及实施本规划的重大战略思想、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强规划实施宣传,让更多的师生员工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及时总结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大力宣传成功经验、做法和成效,推进师生参与规划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形成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为规划实施营造优良的氛围和环境。
 

                                                                                                                                                                                                                                                                            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2017年8月
 

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3 地址:乐山市中心城区米市巷46号 邮政编码:614000 联系电话:0833-2193627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043号今日访问 IP 今日访问 总访问 蜀ICP备13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