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诊改专栏

乐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12-14 12:41:01作者:来源:浏览量:

 

乐山市教育局文件
乐教办通〔2016〕52号
    
乐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县、自治县教育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直属(管)中职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2015 2号)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 37号)以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关于印发<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流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 50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工作部署如下,请各地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各地各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教育厅相关文件,特别是川教函〔2016〕501号文件,领会精神,提高认识。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厅文件精神和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对个别项目进行调整,整个诊改工作将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强力推进,有序开展。各地校可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在遵循省市基本原则、基本项目、基本流程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一)指导思想
以内涵建设为主线,规范管理为枢纽,质量提升为目标,激发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机制,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坚持行政统筹,学校主体,专家引领、社会参与为基本原则,坚持将教学诊改工作与年度质量报告制度有机统一。
(二)诊改对象
具有招生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含省属中专和技工学校)均纳入教学诊改范围,均要按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开展教学诊改工作。
1.已被列入未来3—5年内“关停并转”的学校,由举办者于2017年1月15日前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市教育局统一上报省教厅,经认可后原则上不列入抽样范围。
2.属于诊改范围,但“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数”、“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专业教师占比”、“校舍建筑面积”、“生师比”等五项指标未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要求的学校,须在三年内达标并适时申请复核;限期内仍不达标的学校将停止招生或由优质学校领办、托管。
(三)诊改内容
涉及8个项目,21个要素,114个诊断点。与省教育厅诊断内容相比,多了2个一级项目,5个诊断要素,14个诊断点。(具体诊断指标见附件1)
(四)工作程序。
1.自主诊改。在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重在改进提高的原则下,由学校自行组织实施,建立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适当时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指导。教学诊改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各校根据全市统筹安排,及时制定完成诊改工作方案,撰写自我诊改报告,并将自主诊改情况写入本校质量年度报告。具体工作办法参照省教育厅相关操作规程。
2.抽样复核。市教育局每年确定抽样复核学校报省诊改专委会统筹安排,通过数据系统开展复核工作。首轮复核工作从2018年开始。被列入抽样复核的学校须提交以下材料:
(1)学校章程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学校教学诊改工作方案。
(3)近2年学校自我诊改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4)近2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提交报送的材料应在复核工作开始前15天在校园网上公示。
3.现场复核。省诊改专委会选派省级专家与市级专家组成专家组,在各市州进行交叉现场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省教育厅。
4.落实整改。学校根据省厅诊改意见制定诊改方案,强化措施,完成诊改报告,并由市教育局报省教育厅。
5.诊改回访。对抽样复核结论为“异常”或“待改进”的学校,需接受专家整改回访。
(五)进度安排
所有学校于2016年度启动诊改工作,并于2017年3月15日之前将方案报市教育局备案。国重学校于2017年内完成首批教学诊改工作,包括制定方案、开展教学诊改、撰写诊改报告,并准备接受抽样复核。省重学校于2018年底前,市重学校及普通中职学校于2019年底前完成诊改工作。市教育局将根据总体进度安排,分批次确定抽样复核学校。
(六)结果运用
1.复核结论。复核结论分为“有效”、“异常”和“待改进”三种。考核标准主要是围绕21个诊断要素,考察学校自主诊断结果与复合结果的相符程度、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以及成效。
2.结论运用。结论为“有效”的学校,同一周期内不再接受抽样复核;“待改进”和“异常”学校改进期为1年,期满后续重新申请复核;连续2次复合结论达不到“有效”的学校以及3年内仍达不到抽样复核条件的学校,将暂停开设新专业、限制招生规模、停止招生资格,同时不得申报国家和省级职教项目和专项资金。
三、加强领导,建立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教学整改工作由市教育局统筹领导。市教科所具体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各中职学校是诊改工作的主体,并实行校长负责制。市教科所要加强与省诊改专委会对接,做好教学诊改数据平台建设。各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安排相应经费,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领导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诊改工作人员要及时加入全省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群。群号565082386。
(二)建立诊改专委会
按照四川省中职教学诊改工作要求,组建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委会,具体研究落实我市中职诊改工作实施方案、程序,组织相关培训,向各中职学校提供业务指导,配合省诊改委开展市州交叉检查。
(三)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教学诊改工作是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是我市中职教育质量监测机制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各地各校要将教学诊改工作与学校教育改革、教学管理、质量年度报告等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
 
附件: 1.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专委会名单
2.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格式
3.关于印发四川省诊改实施方案及操作规程的通知
4.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项目参考表
乐山市教育局
2016年12月29日
 
 
附件1
 
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
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王强富 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高级教师
副主任委员李言奎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吕大章 夹江县云吟职业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委员李言奎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吕大章 夹江县云吟职业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周志明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副校长 高级教师
周明银 犍为县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江 荣 峨边彝族自治县职业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郭树林 乐山市教育学会职教专委会理事长   高级教师
郭元超 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    高级教师
李宏东 五通竹根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 高级教师
杨 异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教务主任 高级教师
张建容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高级教师
赵 丽 乐山市旅游学校教务主任   高级育婴师
高炳跃 乐山市医药科技学校副校长   执业医师
专委会办公室:
主 任姜 杰 乐山市教育局职教科科长
副主任:熊仕祥 乐山市教育局职教科         高级教师
成 员:杨 异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教务主任   高级教师
张建容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高级教师
 
附件2
乐山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
(参考格式)
学校名称:
一、自我诊改工作概述(500字以内)
二、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表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自我诊断
意 见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1.办学理念
1.1办学定位
 
 
 
1.2人才培养目标
 
 
 
1.3素质教育
 
 
 
2.教学工作
状态
2.1专业建设状态
 
 
 
2.2课程建设状态
 
 
 
2.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3.师资队伍
建设状态
3.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3.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4.资源建设
状态
4.1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4.2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5.制度建设
与运行状态
5.1校企合作状态
 
 
 
5.2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5.3质量监控状态
 
 
 
6.教育科研
6.1体制机制建设状态
 
 
 
6.2经费投入
 
 
 
6.3研究成果
 
 
 
7.体系建设
7.1赛考培联动情况
 
 
 
7.2中高职衔接情况
 
 
 
8.需求方
反馈
8.1学生反馈
 
 
 
8.2用人方反馈
 
 
 
8.3其他
 
 
 
综合诊断结论
 
改进工作建议
 
校长(签字):年 月 日
注: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2.每一诊断要素的“自我诊断意见”需阐明目标达成程度,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和
原因分析(不超过500字),重在突出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措施”需突出针对性、注重可行性(不超过200字)。
4.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效果”指实施改进措施之后已经显现的实际效果,不是预测或
估计成效。如措施尚未实施时请加说明(不超过200字)。
5.自我诊断务必写实,无需等级性结论。

附件3
关于印发《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川教函〔2016〕501号)
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州)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2015〕2号)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附件1))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附件2),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实施中如有问题,请向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反映。联系人:张巍、冉望,联系电话:028-86112312(转801、802)。
四川省教育厅
2016年10月9日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试 行)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2015〕2号)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履行学校诊改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建立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填报、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计划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模块化、网络化、全过程、全方位并具有较强预警功能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从2016年到2020年,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经商省人社厅同意,技工学校全部纳入诊改工作范围)全面开展诊改工作,确保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管理规范符合国家要求,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健全机制、提高质量,以保质量、有效益、可持续为根本取向,推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主要任务是:
(一)构建诊改工作机制。紧密围绕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并完善以省教育厅统筹规划、市(州)教育局为工作主体、举办者监督整改、专家团队引领诊断、中职学校自主诊改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改为基础,促进中职学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逐步建立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完善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网络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搭建数据管理系统。建立校、市、省、国家4级架构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简称数据系统),强化数据系统及相关信息在诊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预警功能更加完善,为学校自主诊改、撰写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提供数据基础,为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提供数据支持。
(四)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学校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四川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求,专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专业特色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专业资源优化和共享能力不断提升,专业自主诊改与外部诊断机制更加健全,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诊改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我省中职教育实际,坚持省级统筹、市(州)为主、分批分层、分类指导、统一部署、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确保诊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在全省遴选20所(含国家试点3所)学校进行试点,率先进入诊改周期,在借鉴试点学校经验基础上全面推开自主诊改工作。
(二)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根据《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各诊断点不低于《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见附件1)的原则下,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校自主诊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注意增加或调整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的诊改内容,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等重点诊改内容得到较大提升。
(三)学校自主,协同实施。诊改工作以中职学校自主为基础,强化责任主体,重在机制建设,不断改进提升,提高发展能力。省教育厅将协同市(州)教育局、学校举办者、行业企业及专家团队等积极帮助支持,指导参与诊改,强化监管作用,稳步推进实施。
四、自主诊改与复核
(一)诊改对象
具有招生资质的公、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均应按照要求,至少每3年应完成一次教学诊改工作。
1.已被列入未来3-5年内“关、停、并、转”的学校,由举办者于2016年底前通过市(州)教育局(省属学校通过省级主管部门)向省教育厅专题书面报告,经认可后原则上不列入抽样范围。
2.属于诊改工作范围,但“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师生比”、“专任教师中的专业教师占比”、“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价值”5项基本指标未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要求的学校,须自本实施方案下达之日起3年内达标并适时申请抽样复核;限期内仍不达标的学校将对其采取强制措施,限制或停止招生,或由优质中职学校领办、托管等。
3.属于诊改工作范围,地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民族地区的中职学校,在本轮诊改工作中,“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000人。
4.已完成教学工作诊改的学校,在结论有效期内发生重大教学事故,须在事故处理后的2年内至少完成一次诊改并接受复核。
(二)诊断项目。本方案包含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见附件1)。在教育部诊改指导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省中职学校实际进行了个别调整,增加了“专业教师专业对口率”、“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比例”两个诊断点;减少“外籍教师数量”一个诊断点。
(三)基本程序
1.自主诊改。中职学校应根据本《实施方案》,在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重在改进提高原则下制定本校《工作方案》,建立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依据数据系统平台及相关信息,对教学诊改工作运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定期自主诊改,撰写自我诊改报告(见附件2),并将自主诊改情况写入本校质量年度报告,积极主动申请复核。学校自主诊改工作以本校人员为主进行实施,适当时也可自主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指导。具体工作办法参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操作规程》)。
2.抽样复核。各市(州)教育局在学校自主诊改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要求及学校申报情况,结合区域实际确定每年抽样复核学校,并报省诊改专委会统筹安排。省诊改专委会委托省级专家通过数据系统开展复核工作,检验学校自主诊改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抽样复核原则上5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抽样复核的学校数不少于区域中职校总数的1/3(含省属学校),首轮抽样复核工作从2018年开始。被列入抽样复核的学校,须提交以下材料:
(1)学校《章程》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
(3)近2年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诊改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4)近2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具体报送要求将另行通知。各抽样复核学校报送的材料应于复核工作开始前15天在校园网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具体工作办法参照《操作规程》》执行。
3.现场复核。根据抽样复核专家预审意见,省诊改专委会确定各市(州)现场复核学校,选派省级专家与市(州)教育局专家组成专家组,在各市(州)交叉组织实施现场复核工作。现场复核主要包括以下程序:
(1)通过状态数据独立判断学校教学工作状态,对照学校提交的自我诊改报告等材料和抽样复核诊断结果,确定现场复核重点;
(2)专家团队进行现场复核;
(3)根据现场复核情况,撰写复核报告;
(4)现场复核结束,向学校及主管部门口头交换整改意见和建议(不含结论建议);
(5)专家组向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提交现场复核书面报告和明确结论,经审议后报省教育厅。
4.落实整改。学校依据省教育厅下达的诊改工作整改意见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由市(州)教育局报省教育厅备案;同时,学校要深化诊改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加快整改进度,在规划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并通过市(州)教育局上报整改报告。
5.整改回访。抽样复核结论为“异常”或“待改进”的学校,需接受专家整改回访。
五、结论与运用
(一)复核结论。复核结论反映学校自主诊改结果与专家复核结果的符合程度。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中,诊断要素共16个。复核结论分为“有效”、“异常”和“待改进”三种,标准如下:
1.有效——16个诊断要素中,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12个,改进措施针对性强、力度大、具有可操作性和明显成效。
2.异常——16个诊断要素中,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10个,改进措施和力度欠缺,改进效果不明显。
3.待改进——除“有效”、“异常”以外的其他情况。
(二)结论运用
1.复核结论为“有效”的学校,在同一周期内不再接受抽样复核。
2.复核结论为“待改进”和“异常”的学校,改进期为1年,改进期满后须重新申请复核,再次复核结论为“有效”的,同一周期内可不再接受复核。
3.属于诊改实施范围,但3年内仍达不到抽样复核条件的学校,以及连续2次复核结论未达到“有效”的学校,其主管部门应视其情况,采取暂停开设新专业、限制招生规模、停止招生资格等措施,同时不得申报国家和省级职教项目及专项经费。
4.复核结论以及未达到抽样复核条件的学校名单,省教育厅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六、工作保障
(一)组织领导
1.省教育厅组建“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委员会”(简称“省诊改专委会”,见附件3),负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诊改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管理。省诊改专委会每届任期3年,根据工作需要或职务变动,可进行调整和增补。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设在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秘书处,具体负责省诊改专委会的日常工作。
2.省教育厅设立省级诊改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开展业务指导、各级培训、专家劳务、数据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组织或参加相关会议及其它诊改相关工作等。
3 .省诊改专委会建立动态的诊改专家库并规范专家管理;组织、指导和开展全省中职学校诊改工作;负责数据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开展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组织相关培训工作;总结诊改工作的经验与问题,研究并完善诊改工作的措施,向省教育厅提出改进建议。
4.各市(州)教育局是诊改工作责任主体,在省教育厅领导下,在省诊改专委会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区域内中职学校诊改工作。各市(州)教育局要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专项经费并从人员、政策等方面对诊改工作给予保障;要建立市(州)级专家库,遴选熟悉职业教育、具有管理经验、具有公信力的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组成市(州)级中职诊改工作专家组,并报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备案;要依托相关网站设立工作专栏,集中发布本地区中职学校诊改工作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要搭建数据系统平台,监控学校诊改工作进度与质量;要组织开展相关培训;要根据省诊改委会办公室安排,跨地区交叉开展抽样复核工作;要向省诊改专委会反映问题,提出工作问题与建议。
5.中等职业学校诊改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各校要树立自我质量保障意识,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承担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要职责;要设立相关组织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形成质量检测、反馈与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要加强学习培训,认真解读政策制度、质量标准,提高思想认识;要注重问题导向,尤其要把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诊改工作的着力点进行整改;要重视数据系统平台建设,做好人才培养数据的采集、分析、上传等整合应用工作,确保自主诊改和抽样复核工作的顺利实施。坚决杜绝自主诊改工作整体或部分外包现象,一经发现,自主诊改工作按“待改进”处理。
(二)纪律监督
1.坚持实事求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认识诊改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虚假和浮夸现象。一经发现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行为,诊改工作一票否决。
2.规范工作行为。现场复核工作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省教育厅十条要求及有关规定。专家组在诊改复核中要严格遵守诊改工作纪律(另文下发),自觉维护诊改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确保复核结论的客观、公正。
3.坚持信息公开。建立诊改工作信息公告制度,在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网站专栏中,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复核专家组名单、学校自主诊改报告及相关材料、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复核结论以及回访结果等信息。各市(州)要依托官方网站,将诊改工作和复核等信息及时进行公示,各学校要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监督管理。诊改复核专家必须廉洁自律。被确定为专家组成员的专家(含市(州)级专家),不得接受邀请参加复核学校的诊改辅导、讲座等活动;对违反纪律或社会反响差的专家,将予以除名并及时公布。
(三)工作要求
1. 从2016年开始,省内各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启动诊改工作,制定具体诊改工作方案报市(州)教育局备案,开展自主诊改工作,形成年度诊改报告,并将诊改情况写入年度质量报告。
2. 从2018年开始启动省级抽样复核工作,各市(州)应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省教育厅上报申请复核学校名单,省教育厅于12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各地本年度接受复核学校名单。
3. 本实施方案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联系人:姬岳江
联系 电 话: 028-86110799
四川省中职诊改专委会办公室联系人:吴蕊、张巍、冉望
联系电话:028-86112312 电子邮箱:sczcjxh@163.com
四川中职诊改工作QQ群号:565082386
地址:成都市陕西街26号9栋4楼(四川省职成教学会秘书处)
邮编:610041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
2.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参考格式)
3.四川省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专家委员会名单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诊断
项目
诊断
要素
诊断点提示
诊断
结果
原因
分析
规划目标
现状
主要诊断点
1.
办学
理念
1.1
办学
定位
 
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3.在校生规模
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1.在校生规模
2.开设、新增、撤消、停招专业数量
3.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层次、数量等
4.社会服务类型、规模
1.在校生总数
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1.2
人才培
养目标
1.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2.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
3.毕业率
4.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5.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
1.当年毕业率
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4.毕业生对口率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1.3
素质
教育
1.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
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3.体质达标率
4.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创新创业教学建设
6.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1.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
2.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
3.在校生体质达标率
4.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划
6.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2.
教学
工作
状态
2.1
专业建
设状态
1.专业设置数量、结构、特色
2.专业建设标准
3.专业教学标准
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1.专业设置、调整计划
2.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计划
3.各专业建设目标
4.专业建设、改革、竞赛、服务项目计划
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停招、撤销)
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3.各专业录取数
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值专业占比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2.2
课程建
设状态
1.课程体系建设规划
2.课程标准建设目标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校本教材开发规划
1.当年课程建设项目
2.当年课程标准制定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当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当年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当年校本教材开发计划
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6.规划教材使用比
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
 
 
 
2.3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实践项目开出率
7.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次数
8.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当年校领导听课、听说课计划
2.当年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计划
3.当年同行评教覆盖面目标
4.当年学生评教覆盖面目标
5.当年社会评教覆盖面目标
6.当年实践项目开出率目标
7.当年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安排
8.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比例
7.实践项目开出率
8.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题数量98.教学事故数量
10.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人次/100生·周;缺课学生人次/100生·周)及走向
 
 
3.
师资
队伍
建设
状态
3.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划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4.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专业教师的专业对口率.
7.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成果
8.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9.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10. 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划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数量
4.教师培训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4.
资源
建设
状态
4.1
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1.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3.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规划
1.当年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当年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计划
3.当年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
5.当年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
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4.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5.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执行
 
 
4.2
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1.图书资源建设规划
2.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规划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1.当年图书资源建设计划
2.当年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计划
3.当年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
1.纸质图书总量
2.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3.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4.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量
5.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5.
制度
建设
与运
行状
5.1
校企合作状态
1.校企合作规划
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规划
1.当年校企合作数量与深度
2.当年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内容
1.专业覆盖面
2.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3.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4.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5.企业捐赠数量
6.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7.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8.校企合作研发成果
 
 
5.2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1.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规划
2.学校章程
3.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规划
4.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1.当年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计划
2.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计划
3.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计划
1.学校章程
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学校规章制度
4.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6.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7.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构
 
 
5.3
质量监控状态
1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规划
3.教学督导建设规划
1.当年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计划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年度计划
3.年度督导工作计划
1.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2.年度自我诊改报告
3.年度质量报告
4.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5.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6.评教覆盖面
 
 
6.
教育科研
6.1
体制机制
设立科研指导机构,专业组、学科教研组数量;
学年、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总结
校本研修次数,参与人数
 
 
6.2
经费投入
学年教研经费投入总量
教研工作奖励方案
 
 
6.3
研究成果
科研课题数量和级别
课题研究成果
教师论文论著发表情况
 
 
7.
体系建设
7.1
赛考培联动
组织参加、开展省市县校技能大赛情况
参加全市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专业、人数、成绩
参加或承办县级以上教研活动及教师培训情况
 
 
7.2
中高职衔接
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及人数
普职融通学籍互转情况
对口升学班组建数量及升学比例
 
 
8.
需求
方反
8.1
学生
反馈
1.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2.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
 
 
8.2
用人方反馈
1.上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2.上届毕业生转岗率及趋势
3.上届毕业生升迁率及趋势
4.新生报考原因分析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8.3
其他
1.地市级以上评审项目结果
2.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能力鉴定结果
3.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项目评审结果
4.地市级以上师生竞赛获奖情况
5.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表彰情况
 
 
综合
诊断
结论
 
改进
工作
建议
 
 


附件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
(参考格式)
学校名称:
一、自我诊改工作概述(500字以内)
二、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表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自我诊断
意 见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1.办学理念
1.1办学定位
 
 
 
1.2人才培养目标
 
 
 
1.3素质教育
 
 
 
2.教学工作
状态
2.1专业建设状态
 
 
 
2.2课程建设状态
 
 
 
2.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3.师资队伍
建设状态
3.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3.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4.资源建设
状态
4.1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4.2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5.制度建设
与运行状态
5.1校企合作状态
 
 
 
5.2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5.3质量监控状态
 
 
 
6.需求方
反馈
8.1学生反馈
 
 
 
8.2用人方反馈
 
 
 
8.3其他
 
 
 
综合诊断结论
改进工作建议
 
 
 
 
 
 
 
 
 
 
 
 
 
 
 
 
 
 
 
 
 
 
 
 
 

校长(签字):年 月 日
注: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2.每一诊断要素的“自我诊断意见”需阐明目标达成程度,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和
原因分析(不超过500字),重在突出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措施”需突出针对性、注重可行性(不超过200字)。
4.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效果”指实施改进措施之后已经显现的实际效果,不是预测或
估计成效。如措施尚未实施时请加说明(不超过200字)。
5.自我诊断务必写实,无需等级性结论。


附件3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专家委员会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
陈玉华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
副主任委员:
杨 跃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
陈 斌 四川省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长 教授
张 雯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委 员:
张影红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训指导中心主任
廖大凯 四川省教科所职教研究室主任 高级教师
张 全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 高级教师
杨建辉 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校长 高级教师
李 勇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程越敏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李建华 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刘 强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专业科长 高级讲师
张 巍 四川省商业服务学校主任 高级讲师
陈丽霞 自贡市教科所职教室主任 高级教师
吴建伟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校长 高级教师
林 波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长 高级教师
周久华 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学校教研室主任 高级教师
黄恩兴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专业科主任 高级讲师
周志明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喻绍福 四川省绵阳财经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赵 刚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余永双 四川省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 高级教师
张穗宜 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高级教师
陈 军 四川省达县职业高级中学书记校长 高级教师
何 斌 南江小河职业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谯述忠 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高级教师
彭兴仁 四川省贸易学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代 军 中国水电七局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 高级讲师
雷 鸣 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教导主任 高级教师
陈志远 阿坝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科研处处长 高级讲师
魏寿明 四川省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 高级教师
吴 蕊 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秘书处 副秘书长
税绍军 成都鹰明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培训总监
专委会办公室:
主 任:蔡存明 四川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
副主任:陈玉华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罗亦凡 四川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
成 员:吴 蕊 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张 巍 四川省商业服务学校主任
冉 望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主任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
(试 行)
为做好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管理规范,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促进学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学校自主操作规程
1.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实施方案》制定本校自主诊改工作方案。
2.安排专人负责数据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认真、及时填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数据系统)。
3.依据填报数据,逐条对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要素,进行自我分析,制定整改计划。
4.撰写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5.上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和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可根据自我诊改工作需要,邀请校外专家到校指导整改。
二、市(州)教育局操作规程
1.负责统筹指导。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区域内中职诊改工作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中职(含省属中专、技工学校)诊改领导工作;分年度确定抽样复核学校并在专题网站上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
2.组建专家团队。根据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安排,建立市级专家库,组建市级专家组,实施跨地区抽样复核工作。
3. 报送公示材料。将接受抽样复核学校并经过公示的相关材料(电子版、学校签章的纸质版)于复核工作开始前20日报送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分别送诊改复核专家组专家。
报送材料如下:
(1)学校《章程》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
(3)近2年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诊改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4)近2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5)近2年本地区中职教学诊改工作总结(含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三、省级复核操作规程
1.抽样复核。通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审阅学校报送材料并进行全面诊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给出结论,提出预审意见。抽样复核工作在专家组长领导下组织实施。
2.现场复核。专家组进校开展实地核查。
(1)专家组召开预备会议,交流预审意见,确定日程安排、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
(2)专家分组开展现场诊断复核工作;
(3)专家组召开全体会议,对诊断要素逐项讨论表决,三分之二及以上专家同意则该诊断要素为符合,并根据实施方案规定形成诊改复核的初步结论;
(4)专家组召开诊改复核情况通报会。专家组长代表专家组通报诊改复核总体情况与问题及建议,专家个人结合复核情况反馈意见与建议,专家组听取学校和举办方意见;
(5)专家组形成该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复核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各项诊断要素自我诊断与抽样复核诊断结果、原因分析、综合诊断结论学校优势、特色与亮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字数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
3.存档资料。专家组整理学校复核材料并报送省诊改专委会办公室存档。
(1)学校《章程》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近2年《xxxx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诊改报告》和《xxxx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3)近2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4)近2年本地区中职教学诊改工作总结(含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5)《xxxx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复核报告》;
(6)专家组成员名单;
(7)专家预审意见表(附表1);
(8)专家(小组、个人)工作日程安排表(附表2);
(9)专家工作记录表(附表3);
(10)专家个人诊断用表(附表4);
(11)专家组表决结果汇总表(附表5);
(12)其他需要归档的材料。
4.提交报告。省诊改专委会向省教育厅提交复核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复核报告》。
四、现场复核方法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能力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基本架构、运行状态、经验与成效、特色与亮点,对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以及16个诊断要素进行判断,对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进行定性表述。
1.听取汇报——地方教育局、举办方、校长、随机抽取1-2名专业负责人进行汇报;
2.实地考察——考察学校教学条件、校园环境、设施设备以及实训教学、课堂教学的运行情况;
3.深度访谈——对象包括学校管理层、执行层、教职工、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企业)代表等,根据需要可召开座谈会;
4.能力考察——通过专业带头人说专业、骨干教师说课程、专任教师说课、答辩等形式考察专任教师水平及能力;
5.查阅资料——包括数据平台、网络建设、管理工作制度、教学文件、教育教学运行记录等。
五、工作要求
1.开展诊改复核工作原则上每校不超过2个工作日。
2.诊改复核专家组成员一般由7人组成,另设秘书1人;其中市(州)级专家4人,省级专家3人。诊改复核专家必须接受国家或省级相关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3.专家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由熟悉中职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高中职院校领导或专家担任;组长由省诊改专委会专家担任,全面负责诊改复核组织工作的实施,副组长协助工作。
4.秘书具体负责专家组工作记录、撰写复核报告、统计填写相关表格,收集整理上报材料以及协调复核学校的工作。
5.诊改复核专家遴选实行回避制度。
6.诊改复核专家一经遴选确定,均不得参加复核学校的诊改指导、培训、讲座等活动。
7.诊改复核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目规定、省教育厅十条要求及有关规定。专家组要严格遵守诊改工作纪律,自觉维护诊改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确保复核结论的客观、公正。


附表1
专家预审意见表
诊改复核学校:

诊断项目
诊断
要素
主要诊断点
预审意见
(符合/不符合)
考察重点
备注
1.
办学理念
1.1
办学
定位
1.校生总数
 
 
 
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1.2
人才培养目标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1.3
素质
教育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2.
教学工作状态
2.1
专业建设状态
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停招、撤销)
 
 
 
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3.各专业录取数
 
 
 
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值专业占比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2.2
课程建设状态
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6.规划教材使用比
 
 
 
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
 
 
 
2.3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比例
 
 
 
7.实践项目开出率
 
 
 
8.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题数量
 
 
 
9.教学事故数量
 
 
 
10.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人次/100生·周;缺课学生人次/100生·周)及走向
 
 
 
3.
师资队伍建设状态
3.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4.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专业教师专业对口率
 
 
 
7.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成果
 
 
 
8.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9.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10.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数量
 
 
 
4.教师培训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4.
资源建设状态
4.1
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4.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5.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执行
 
 
 
4.2
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1.纸质图书总量
 
 
 
2.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3.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4.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量
 
 
 
5.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5.
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5.1
校企合作状态
1.专业覆盖面
 
 
 
2.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3.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4.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5.企业捐赠数量
 
 
 
6.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7.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8.校企合作研发成果
 
 
 
5.2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1.学校章程
 
 
 
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学校规章制度
 
 
 
4.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6.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7.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构
 
 
 
5.3
质量监控状态
1.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2.年度自我诊改报告
 
 
 
3.年度质量报告
 
 
 
4.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5.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6.评教覆盖面
 
 
 
6.
需求方反馈
6.1
学生
反馈
 
 
 
 
6.2
用人方反馈
 
 
 
 
6.3
其他
 
 
 
 

专家(签名)
年月 日


附表2
专家(小组、个人)工作日程安排
诊改复核学校:专家姓名:

日期、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附表3
专家工作记录表
诊改复核学校:专家姓名:

工作事项
 
工作时间
年 月 日
工作对象
 
工作对象职务/职称(若有必要请填写)
 
工作纲要:
主要工作内容及方式:

 
 
 
 
 
 
 
 
附表4
专家个人诊断用表
诊改复核学校:

诊断项目
诊断
要素
主要诊断点
简短评价
结论建议
1.
办学理念
1.1
办学
定位
1.校生总数
 
 
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1.2
人才培养目标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1.3
素质
教育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2.
教学工作状态
2.1
专业建设状态
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停招、撤销)
 
 
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3.各专业录取数
 
 
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值专业占比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2.2
课程建设状态
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6.规划教材使用比
 
 
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
 
 
2.3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课程比例
 
 
7.实践项目开出率
 
 
8.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题数量
 
 
9.教学事故数量
 
 
10.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人次/100生·周;缺课学生人次/100生·周)及走向
 
 
3.
师资队伍建设状态
3.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4.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专业教师专业对口率
 
 
7.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成果
 
 
8.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9.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10.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数量
 
 
4.教师培训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4.
资源建设状态
4.1
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4.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5.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执行
 
 
4.2
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1.纸质图书总量
 
 
2.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3.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4.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量
 
 
5.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5.
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5.1
校企合作状态
1.专业覆盖面
 
 
2.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3.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4.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5.企业捐赠数量
 
 
6.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7.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8.校企合作研发成果
 
 
5.2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1.学校章程
 
 
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学校规章制度
 
 
4.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6.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7.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构
 
 
5.3
质量监控状态
1.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2.年度自我诊改报告
 
 
3.年度质量报告
 
 
4.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5.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6.评教覆盖面
 
 
6.
需求方反馈
6.1
学生
反馈
 
 
 
6.2
用人方反馈
 
 
 
6.3
其他
 
 
 

专家(签名)                                        年月 日


附表5
专家组表决结果汇总表
诊改复核学校:

 
姓名 专家表决
 
 
 
 
 
 
 
 


 
合格
小计
综合结
论建议
1
1.1
 
 
 
 
 
 
 
 
 
1.2
 
 
 
 
 
 
 
 
 
1.3
 
 
 
 
 
 
 
 
 
2
2.1
 
 
 
 
 
 
 
 
 
2.2
 
 
 
 
 
 
 
 
 
2.3
 
 
 
 
 
 
 
 
 
3
3.1
 
 
 
 
 
 
 
 
 
3.2
 
 
 
 
 
 
 
 
 
4
4.1
 
 
 
 
 
 
 
 
 
4.2
 
 
 
 
 
 
 
 
 
5
5.1
 
 
 
 
 
 
 
 
 
5.2
 
 
 
 
 
 
 
 
 
5.3
 
 
 
 
 
 
 
 
 
6
6.1
 
 
 
 
 
 
 
 
 
6.2
 
 
 
 
 
 
 
 
 
6.3
 
 
 
 
 
 
 
 
 

说明:“综合结论建议”栏,符合打“Ο”;不符合打“×”。
专家组长(签名)年 月 日
 
 
 
 
 
 
 
 
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3 地址:乐山市中心城区米市巷46号 邮政编码:614000 联系电话:0833-2193627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043号今日访问 IP 今日访问 总访问 蜀ICP备13027590号